【导读】:未来新加坡政府组屋建设还将全部配备绿色环保设施,为居民打造更加清洁、绿色节能、健康的宜居环境。这些节能环保新举措包括在新建组屋项目中为公共区域照明设施LED灯配备感应装置;增设可回收物品的垃圾回收槽,集中收集可回收垃圾等。
组屋是新加坡常见的公共住房形式,其首要特点是让一般民众负担得起。未来新加坡政府组屋建设还将全部配备绿色环保设施,为居民打造更加清洁、绿色节能、健康的宜居环境。这些节能环保新举措包括在新建组屋项目中为公共区域照明设施LED灯配备感应装置;增设可回收物品的垃圾回收槽,集中收集可回收垃圾;配备带洗手池的马桶,以自动收集洗手水用以冲洗马桶;将电梯运行时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供其他公共设施使用以及在组屋小区内人行道等设施的建设中采用可循环材料等。
除此以外,组屋建设也会配备更多车位以供停放自行车,并在楼梯旁铺设相应坡道,方便居民推车上楼,以鼓励居民选择骑自行车这样的绿色出行方式。
不久前,新加坡榜鹅新镇首次配备环保设施的生态组屋“绿馨苑”获得良好环保效应和社会效应,受到居民欢迎。“绿馨苑”配备可回收垃圾回收槽后,收集的可回收垃圾是普通组屋的3倍,配备感应装置的LED灯和再生电能的电梯系统,有效减少了组屋公共区域的耗电量。
新加坡大规模建造组屋的政策始于1960年,当时是为了应对住房危机。1965年新加坡独立之后,组屋政策一直延续至今。最初,建屋发展局建造的房子主要是廉租房,后来逐渐转变为以出售代替出租,由政府帮助人们置业。“建造民众负担得起的住房”一直是新加坡建屋发展局的使命。据统计,公共住房的常住人口比例从1960年的9%一度上升到1990年的87%,此后一直维持在80%以上。
产权上,新加坡的私宅多是拥有永久地契的房产,组屋大多是99年的地契,地契到期之后需要补交一定的费用。
新加坡的组屋根据面积大小分为“一房”至“五房”等户型。这里的“房”指的是房间数量。最小的“一房式”是单身公寓,最大的“五房式”是三室两厅两卫外加书房。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的调查显示,约有41%的组屋居民选择“四房式”,即三室两厅两卫 没有书房 ,套内面积在90至100平方米。27%选择“五房式”,套内面积在100平方米至120平方米。选择两室两厅两卫、套内面积80平方米的“三房式”的约占20%。
虽然是公共住房,组屋的设计精良,一般为明厨明卫。由于政府有较多储备地,市区以及一些私宅集中的地段都有大量的组屋供应。